最近,一款以《哈利波特》为题材的手游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虽然游戏具有吸引力的魔法世界和独特的魔法设计,但由于其严苛的付费机制,许多玩家的兴趣渐渐被金钱所遏制。一些“哈迷”纷纷吐槽游戏的“肆无忌惮卖萌,阿瓦达索命”的商业化倾向,斥责所谓的“探险”其实只不过是一场金币之旅。究竟,是否只要不断充值就能成为真正的“神秘亡灵”?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只要花148元买豪华大礼包,就能得到一张“阿瓦达索命”卡牌,然后在练习场上对着同学尽情施放索命咒语……
这不是什么暗黑电影,而是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中的游戏场景。
9月9日,由网易和《哈利·波特》电影版权方华纳联合打造的卡牌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上线,立即登上热搜,在社交媒体频频刷屏。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
然而,不少《哈利·波特》粉丝乘兴而去,玩了两天后却“弃坑”卸载。槽点就集中在“阿瓦达索命”这一不可饶恕咒被滥用。
很多“哈迷”无法接受原著的核心世界观被扭曲,甚至有玩家自嘲说“分不清自己是霍格沃茨的学生还是食死徒”“这大概是《阿兹卡班:魔法觉醒》吧”。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热搜阅读6.6亿
“哈迷”吐槽
满世界“阿瓦达”违背原著精神
“阿瓦达索命”竟然成了传说卡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
背靠全球最赚钱的十大IP之一,《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上线前一天,就获得了1500万人的预约。
鼓起勇气穿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到对角巷去选魔杖和猫头鹰,通过分院帽测试,邀请好友入住寝室……这一系列设定都让人充满沉浸感。
“但当我抽到‘阿瓦达索命’卡时,一开始很惊艳,后来立即就觉得有点膈应。”19年的资深“哈迷”小晔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和她有相同感受的玩家还有很多。在知乎平台上“你会不会为《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氪金”话题中,一个“各种禁咒成了最受欢迎的传说卡,所以我不会(氪金)”的回答获得了高赞。
而在“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最让你崩溃的是什么时刻”知乎问答中,一年级新生就能施放禁咒这一扭曲的设定也名列前茅。
知乎网友评论截图
在《哈利·波特》原著小说中,包括“阿瓦达索命”、钻心咒、夺魂咒在内的咒语都是极为邪恶、残忍的黑魔法。
尤其是死咒,只有内心极度邪恶的人才会使用,一旦巫师使用不可饶恕咒,就会在阿兹卡班被终身监禁。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延续了这一设定。在最后的大决战中,伏地魔对哈利使用了“阿瓦达索命”,而哈利则是用“除你武器”这样和平的咒语拯救了世界。
《哈利·波特》大决战中哈利使用“除你武器”咒语打败伏地魔 电影截图
爱、勇气、多元化、不以暴制暴,这些才是《哈利·波特》弘扬的价值观,也是这个IP风靡全球的根基。
换句话说,J·K·罗琳将这些暗黑的咒语定义为“不可饶恕”,就是要告诉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不能夺取他人生命和自由。
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将游戏背景设定为霍格沃茨之战的十年后,整个游戏则是以魔法学校的形式呈现。对游戏改编来说,不可饶恕咒并非不能涉及,但“随意在学校使用黑魔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对原著精髓的割裂和破坏。
既“肝”又“氪”
披IP的皮没得其髓
更有不少吐槽,针对的是该游戏“既肝又氪”——既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升级,但想在决斗中战胜其他玩家还需要花钱买大礼包。
譬如游戏攻略帖子中,就有很多求问如何获得高伤害的“阿瓦达索命”。其实游戏方早就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148元大礼包,就能轻松获得“传说卡”。
网友评论截图
当前,该游戏的豆瓣评分仅为6.1分,刚刚及格。
在App Store中,开服一天后《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评分还在4.6。截至9月13日21点,评价人数上升到3万人后,评分却已经下滑到了4.2分。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在App Store中的评分截图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通知内容除了对网友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限做出了明确严格的规定外,也要求游戏企业、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双减”政策落地加上国家出手管网游,是游戏企业面临的时局。网易也面临着赛道转型的问题。而《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被寄予了“下一个《阴阳师》级别爆款手游”的厚望。
诚然,《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在视听上做得非常精致,还原电影名场面也让粉丝很过瘾,社交属性也能让很多“哈迷”增加了互动感。但游戏设定中,隐藏着“氪金至上”以及“以暴制暴、胜者为王”的倾向风险。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截图
其实不光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何尝不是在游戏世界中巩固着自己的价值观?
有网友说的好,“你的每一次消费,都构成了你想要的世界的样子”。
如果无法吃透魔法世界中正能量的精髓,再华丽的视听效果,也很难走得远。
版权所有Copyright©2021-2022叽叽手游(www.zjzkjj.com)copyright
本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非营利性站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处理,谢谢!
氪金就能让同学变成“阿瓦达索命”?《哈利波特》手游遭遇“哈迷”狂吐槽
最近,一款以《哈利波特》为题材的手游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虽然游戏具有吸引力的魔法世界和独特的魔法设计,但由于其严苛的付费机制,许多玩家的兴趣渐渐被金钱所遏制。一些“哈迷”纷纷吐槽游戏的“肆无忌惮卖萌,阿瓦达索命”的商业化倾向,斥责所谓的“探险”其实只不过是一场金币之旅。究竟,是否只要不断充值就能成为真正的“神秘亡灵”?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只要花148元买豪华大礼包,就能得到一张“阿瓦达索命”卡牌,然后在练习场上对着同学尽情施放索命咒语……
这不是什么暗黑电影,而是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中的游戏场景。
9月9日,由网易和《哈利·波特》电影版权方华纳联合打造的卡牌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上线,立即登上热搜,在社交媒体频频刷屏。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
然而,不少《哈利·波特》粉丝乘兴而去,玩了两天后却“弃坑”卸载。槽点就集中在“阿瓦达索命”这一不可饶恕咒被滥用。
很多“哈迷”无法接受原著的核心世界观被扭曲,甚至有玩家自嘲说“分不清自己是霍格沃茨的学生还是食死徒”“这大概是《阿兹卡班:魔法觉醒》吧”。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热搜阅读6.6亿
“哈迷”吐槽
满世界“阿瓦达”违背原著精神
“阿瓦达索命”竟然成了传说卡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
背靠全球最赚钱的十大IP之一,《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上线前一天,就获得了1500万人的预约。
鼓起勇气穿过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到对角巷去选魔杖和猫头鹰,通过分院帽测试,邀请好友入住寝室……这一系列设定都让人充满沉浸感。
“但当我抽到‘阿瓦达索命’卡时,一开始很惊艳,后来立即就觉得有点膈应。”19年的资深“哈迷”小晔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和她有相同感受的玩家还有很多。在知乎平台上“你会不会为《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氪金”话题中,一个“各种禁咒成了最受欢迎的传说卡,所以我不会(氪金)”的回答获得了高赞。
而在“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最让你崩溃的是什么时刻”知乎问答中,一年级新生就能施放禁咒这一扭曲的设定也名列前茅。
知乎网友评论截图
在《哈利·波特》原著小说中,包括“阿瓦达索命”、钻心咒、夺魂咒在内的咒语都是极为邪恶、残忍的黑魔法。
尤其是死咒,只有内心极度邪恶的人才会使用,一旦巫师使用不可饶恕咒,就会在阿兹卡班被终身监禁。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延续了这一设定。在最后的大决战中,伏地魔对哈利使用了“阿瓦达索命”,而哈利则是用“除你武器”这样和平的咒语拯救了世界。
《哈利·波特》大决战中哈利使用“除你武器”咒语打败伏地魔 电影截图
爱、勇气、多元化、不以暴制暴,这些才是《哈利·波特》弘扬的价值观,也是这个IP风靡全球的根基。
换句话说,J·K·罗琳将这些暗黑的咒语定义为“不可饶恕”,就是要告诉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不能夺取他人生命和自由。
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微博网友评论截图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将游戏背景设定为霍格沃茨之战的十年后,整个游戏则是以魔法学校的形式呈现。对游戏改编来说,不可饶恕咒并非不能涉及,但“随意在学校使用黑魔法”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对原著精髓的割裂和破坏。
既“肝”又“氪”
披IP的皮没得其髓
更有不少吐槽,针对的是该游戏“既肝又氪”——既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升级,但想在决斗中战胜其他玩家还需要花钱买大礼包。
譬如游戏攻略帖子中,就有很多求问如何获得高伤害的“阿瓦达索命”。其实游戏方早就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148元大礼包,就能轻松获得“传说卡”。
网友评论截图
当前,该游戏的豆瓣评分仅为6.1分,刚刚及格。
在App Store中,开服一天后《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评分还在4.6。截至9月13日21点,评价人数上升到3万人后,评分却已经下滑到了4.2分。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在App Store中的评分截图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通知内容除了对网友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限做出了明确严格的规定外,也要求游戏企业、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双减”政策落地加上国家出手管网游,是游戏企业面临的时局。网易也面临着赛道转型的问题。而《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被寄予了“下一个《阴阳师》级别爆款手游”的厚望。
诚然,《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在视听上做得非常精致,还原电影名场面也让粉丝很过瘾,社交属性也能让很多“哈迷”增加了互动感。但游戏设定中,隐藏着“氪金至上”以及“以暴制暴、胜者为王”的倾向风险。
《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游戏界面截图
其实不光是未成年人,成年人何尝不是在游戏世界中巩固着自己的价值观?
有网友说的好,“你的每一次消费,都构成了你想要的世界的样子”。
如果无法吃透魔法世界中正能量的精髓,再华丽的视听效果,也很难走得远。